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桂枝附子汤为什么去芍药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桂枝附子汤为什么去芍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桂枝汤里的的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?哪种效果更好?
桂枝湯是《伤寒论》中治疗太阳伤风的主方。现代用本方治疗感冒风寒表虛证之常用方。表虛是因为营卫不和所致,卫阳不能外固,则肌表空疏,营阴不能内守,则汗自出,风邪乘虚入于肌表,与正气相对抗,故见发热头痛等症。因方中一方面以桂枝解表通阳,为主药,一方面辅以白芍敛阴和营,使桂枝辛散风寒而又不致伤阴,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,大枣助桂,芍而和营血,姜枣配合,有调和营卫之功,炙甘草温中调和诸药,合而为辛温解表,调和营卫之剂。本方不适用赤芍!。
本方加厚朴,北杏仁,可用于桂枝湯证兼有喘咳者。
1,感冒风寒,发热恶寒,无汗,脉浮紧的表实证忌用。
2,不恶寒,单发热,有汗而烦渴,舌苔黄干,脉滑数者禁用。
1,
桂枝汤治太阳风,芍药甘草姜枣同
桂麻相合名各半,太阳如疟此为功,
由:桂枝,芍药,生姜,炙甘草,大枣,五味药组成。
功效:解肌发表,调合营卫。
主治:外感风寒表虚之证。恶风发热,汗出头痛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。
2,此方以风寒表虚为主证,汗出恶风,脉浮缓为其兼证,方中桂枝通达营卫,解肌发表,白芍益阴敛营,助桂枝调营卫,生姜发表散邪,和胃降逆,大枣补脾生津,助白芍益血养营,姜枣相合,助桂,芍调合营卫,炙甘草调和药性,助桂枝,辛甘以化阳,合芍药酸甘以化阴为使药。
3,白勺与赤勺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不分,统称为勺药,唐末宋初才将二药区分,两者微寒,先贤们称:“白补赤泻,白收赤散”,一语而道破二药的主要区别,在功效方面,白勺善长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平抑肝阳,赤勺则善长清热凉血,活血散瘀,清泄肝火。
4,在应用方面,白勺主治血虚阴亏,肝阳偏亢诸证。
赤勺主治血热,血瘀,肝火所致诸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桂枝附子汤为什么去芍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桂枝附子汤为什么去芍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