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水气凌心用什么方剂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水气凌心用什么方剂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做紧张的梦出汗是什么问题?
综合题目的阐述判断,患者为心气阴不足,心肾不交。
做紧张的梦,此根本原因为心气不宁。临床表现有两方面:一是心悸、怔忡;一是心神不安。可伴有心烦不寐、脉搏不整等兼证。病因多由心血不足,心失所养,但也有由于邪气影响而致,如痰火扰心、水气凌心或肝火旺、肝胆气虚等。
正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脉证并治》所说,“邪哭使魂魄不安者,血气少也。血气少者属于心,心气虚者,其人则畏,合目欲眠,梦远行而精神离散,魂魄妄行。”《沈氏尊生书》也说,“心胆俱怯,触事易惊,梦多不祥。”
所以,患者做紧张的梦,根本原因在于心气虚。由于盗汗,也同时造成了心阴虚。
患者汗出而醒,不断反复,则是因为心肾不交。多因思虑劳神太过,或情志忧郁,郁而化火,耗伤心肾之阴,或因虚劳久病,房事不节等导致肾阴亏耗,虚阳亢动,上扰心神所致。症可见心烦少寐,惊悸多梦,头晕耳鸣,健忘,腰膝酸软,或遗精,五心烦热,或潮热盗汗,口咽干燥,舌红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——也正是因为这样,被误诊为肾阴虚,因为的确是有肾阴虚的症状,但这是病标,非病本,所以治来治去治不好。
中医认为,心居上焦,属火,主藏神,为阳中之阳脏;肾居下焦,属水,主藏精,为阳中之阴脏。心阳下交肾水上济,所以又称为“水火既济”或“心肾相交”。心肾之间阴阳、水火、气血、津液皆气化相交,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。生理状态下,心火下降于肾,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,使肾水不寒;肾水上济于心,使心火不亢。
患者正是由于心肾不交,所以多梦易醒,且会逐渐出现醒后难以迅速再次入睡的情况。
你好,感谢邀请。综合分析了你的叙述,总结你的症状有两点,1、出汗,入睡后大量出汗;2、睡眠差 总是做梦,导致第二天精神不佳。
首先我们先看一看什么是汗?
中医理论认为气、血、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,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,气是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,血是循行于脉管内的红色液体;津液是正常人体内的水分的总称。汗,在这里主要归类于津液。
那么汗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的呢?
津液的排泄和输布主要依靠三个脏腑,肺、脾、肾。首先肺主宣发,负责将津液运输到体表的皮毛,然后经阳气的蒸腾作用形成汗,再由毛孔排出体外。其次脾主运化,饮食经过胃的消化,产生的水谷精微,都需要经过脾的运化,也就是津液生化之源,没有脾也就没有津液。最后肾主水,人体所有水的代谢都要由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决定,在肾的气化作用下,清者蒸腾,浊者下沉。
这里再明确一个概念,什么是盗汗?
是指入睡之后汗出,醒而汗止,称为盗汗。机理在于入睡的时候,卫阳入里,导致卫表不固,虚热的津液开始外泄,醒来后卫阳重新归于表,使津液不能外出,所以汗自然而止。
听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症状,没错就是盗汗。那么,多梦又是怎么回事呢?
我们前面提到了气、血、津液,其实三者同源,都源于精微物质,最主要的血于津液有相互补充的功能,汗为津液所化,当汗出过多时,则津液耗伤,津液耗伤,又导致血少,如大量汗出,会导致血脉空虚,津枯血燥之症。故《灵枢》有“夺汗者无血”的说法,而气又会随汗外泄,进一步导致气虚。所以汗出可以导致气血亏虚。
而心主血脉,气血亏虚造成心阴及心血不足,心失去濡养,而心的另外一个功能为“藏神”,心失去濡养,则导致神志异常,自然多梦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水气凌心用什么方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水气凌心用什么方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