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白芍作为中药材,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?
1.养血敛阴:本品苦酸而阴柔,入肝经血分,能化阴补血,和营敛阴,补肝血而养血脉,敛阴精以和营卫,为肝家要药。用于:①月经不调:肝血不足、营卫空虚而致月经不调,崩中漏下,头昏眼花者,用此补肝养血、敛阴固涩,与当归、熟地相伍,如《和剂局方》四物汤。②自汗、盗汗:与桂枝、龙骨、牡蛎等相伍。③阴虚风动:热盛伤阴、筋脉失养而致神疲乏力,舌降少苔,脉虚弱者,用以养血柔肝,与阿胶、龟板、牡蛎、鸡子黄合用,如《温病条辨》大定风珠。2.柔肝止痛:本品酸寒,能补能泄,补肝血、敛肝阳、疏脾土,调肝血以缓挛急,柔肝止痛而疗泄泻。用于:①胁痛:肝郁血虚而致胸胁疼痛,乳胀者,用此养血调肝和脾,常与柴胡、当归同用,如《和剂局方》逍遥散。②泻痢腹痛:与柴胡、枳实、甘草、木香伍用,如《伤寒论》四逆散;若腹痛转筋者,则与甘草同用,如《伤寒论》芍药甘草汤、刘草窗痛泻要方。③痛经、妊娠腹痛:与川芎、当归、白芍配伍,如《金匮要略》当归芍药散。3.平抑肝阳:本品补肝血、养肝阴、泄肝热、潜肝阳,为平抑肝阳常用之品。用于肝阴不足、肝阳亢盛所致之头痛、眩晕者,用此养血抑肝、平肝潜阳,常与生龙骨、生牡蛎、玄参、天冬伍用,如《衷中参西录》镇肝熄风汤。用法、用量:生用或酒炒,或清炒用。内服:9~15克,大剂量可用至60克。使用注意:1.阴柔寒凉,凡阳衰阴寒内盛、中满者,皆当忌用。2.生用敛汗平肝,清炒柔肝和脾止痛,酒炒,可减寒性,常用于养血行血。3.芍药反藜芦,不宜配伍。
芍药是著名的观赏花,其块根也是著名的中药材。在中国广为种植有悠久的历史。
白芍因为入药的方法及各地叫法不同,有多个名称 白芍、花子、白芍药、金芍药、杭芍、大白芍、生白芍、炒白芍、炒杭芍、酒白芍、醋白芍、焦白芍、白芍炭等。
白芍性微寒味苦,酸,归肝,脾经 。具有补血养血、平抑肝阳、柔肝止痛、敛阴止汗等功效,适用于阴虚发热、月经不调、胸腹胁肋疼等症。
所以说白芍的功效还是挺多的,而且白芍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,能够产生不同的功效。
白芍生用敛阴平肝作用较强、有平抑养肝,敛阴止汗等功效
白芍炒后长于养血和肝,多用于肝旺脾虚痛泻者、
白芍酒炒后偏于养血活血,血虚兼寒凝血瘀之证最宜、
白芍醋炒增强柔肝止痛之力
当然白芍不同的泡制方法功效不同,平常人是难分清楚的,必须遵从医嘱医方来。
白芍是芍药科芍药和毛果芍药的根。是不去皮切制而成,不仅它的花好看,而且还是一味良药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有养血合营,缓急止痛,敛阴平肝的功效。主治血虚寒热,腕腹疼痛,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。
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:抗炎镇痛作用;增强免疫力(白芍煎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增强作用);抗病原微生物(抗菌普广且作用强);中枢抑制作用和耐缺氧作用;保肝解毒作用;抗诱变和抗肿瘤作用等。
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
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白芍属于补血药,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。主要产地为浙江、安徽等地,性味苦、酸,微寒,入肝、脾经,其主要功效是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,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:①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崩漏,痛经,胎前产后诸疾;②体虚多汗,自汗,盗汗;③胁肋脘腹疼痛,四肢挛急疼痛;④肝阳上亢,头痛眩晕。
白芍的用法为水煎服,平抑肝阳、敛阴止汗多生用,养血调经、柔肝止痛多炒用或酒炒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白芍不可与藜芦同用,阳衰虚寒之证也不宜使用白芍。
本内容由北京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张军审核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白芍有什么功效?
白芍有养血敛阴,柔肝止痛,平肝阳,敛阴止汗的功效。
白芍味苦,性酸,微寒。入肝经,和脾经,能用于缓解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。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,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。肝阳亢盛的头痛和眩晕等症状。在中医理论中,白芍还有养血的作用,可以治疗面色萎黄,面部色斑。白芍与桂枝同用,能协调营卫,用以治疗外感风寒,表虚自汗而恶风。与龙骨,牡蛎,浮小麦等药同用,可敛阴潜阳,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,盗汗等症。与甘草搭配,可以治腹痛及手足拘挛。与黄连、木香等同用,可治痢疾腹痛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