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杜苏芮”“卡努”……这些听起来像人名的台风名字是咋取的
“杜苏芮”刚退场不久,“卡努”已于10日上午在韩国登场。受其北上影响,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将出现降水。这些看起来像人名的台风名字从何而来?又为何会被除名?什么情况下会被停编?台风停编意味着影响结束吗?关于台风,这些问题你需要知道。
值班编辑古丽李加减
星标“新京报”
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
点击“在看”,分享热点
杜苏芮台风怎么取名的
杜苏芮台风命名由来如下:
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,1997年11月25日—12月1日,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(简称WMO)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,其中,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,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,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,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。
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,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。由韩国提供的台风名称“彩蝶”(Nabi)由于其发音近似阿拉伯文的“先知”词汇,为避免宗教上的冲突,因此于2006年台风委员会第37届会议遭到撤换,并由新名称“杜苏芮”替代。“杜苏芮”一名仍由韩国提供,意为一种猛禽,鹰,本次为“杜苏芮”一名第三次使用。
台风结构特点简介:
台风是一个深厚的低气压系统,它的中心气压很低,低层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,顶部气流主要向外辐散。如果从水平方向把台风切开,可以看到有明显不同的三个区域,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台风眼区、云墙区、螺旋雨带区。台风眼区非常奇特,那里风力很小,天气晴朗,平均直径为40千米,身临其中的海员风趣地称台风眼为台风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云墙区台风眼周围宽几十千米、高十几千米的云墙区,也称眼壁。这里云墙高耸,狂风呼啸,大雨如注,海水翻腾,天气最恶劣。螺旋雨带区云墙外是螺旋雨带,这里有几条雨(云)带呈螺旋状向眼壁四周辐合,雨带宽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,长几千千米,雨带所经之处会降阵雨,出现大风天气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台风杜苏芮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台风
杜苏芮后是卡努:台风名字咋来的
台风的名字来自世界气象组织颁布的命名表。
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(台风)会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。在这个列表里,中国大陆、日本、韩国、泰国等14个国家或地区各提供10个,共140个名字循环使用。热带气旋可以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,因此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多个热带气旋,起名字是为了避免混淆。
其次,有了名字之后,媒体可以更容易地报道关于热带气旋的消息,提高人们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,有助于各地及时做好准备。而且,实践经验表明,比起经纬度和气象术语,简短、独特的名字识别起来更快、更少出错。在数百个广泛分布的站点、沿海基地和海上船只之间交换详细信息也更方便。
台风取名的要求
给台风“取名字”一般要满足三个要求:没有歧义,容易发音,没有商业含义。此外,台风委员会各成员在提交名称时应注意,名称不能超过9个英文字母,以避免发布预警信息时单词太过复杂。
值得一提的是,热带气旋名称列表中的名称大多正面、美好,或与提供名称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关。比如,中国大陆就提供了“悟空”“风神”“海神”“木兰”等具有神话色彩的名称;泰国偏爱花果,提供了意为“菠萝蜜果”“玫瑰”的名称;日本和韩国提供的名字中则可以看到表示“飞燕”“浣熊”“鲶鱼”“小狗”含义的词语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